更新时间:2025-10-11 09:03:23
几乎所有的小孩都有过以下经历:睡前对黑暗的恐惧,黑夜里一切声音光影都被放大,窗帘后面好像藏着人;或者醉酒归家的父亲显得陌生可怖;或者偶然目睹母亲经期出血,也会以为是重病要死……那是我们认知有限感官却异常敏感的时期。等我们长大了,却把容易这些感觉忘得干干净净。 初次看下来这部电影仿佛故弄玄虚、装神弄鬼、情节拖沓。比如屋里的怪物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有时像与主人 Todd “互相转化” ?老宅空间也怪,森林和洞穴。人物行为还常常古怪。电视时而有内容很多时候又是雪花点。很多惊悚情节莫名其妙。这也是很多差评集中所在。 但这其实是一封写给“敏感细腻、又忠诚爱主”的狗狗的情书。正如片尾彩蛋导演的开场:“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的狗会盯着空角落发呆、无缘无故地狂叫、或者死活不下地下室?”这部电影不仅仅是把镜头高度降到狗的视线,更是把视觉、听觉、嗅觉、认知、乃至时间感都切到狗的身体里。导演用各种夸张的手法:强化刺激、放大视觉、异化听觉、具化嗅觉、愚化认知、减慢时间让我们亲身体验一次“高敏狗”的世界。
(以下严重剧透慎入)
一旦我们接受了这样的感知放大的设定,电影一切的奇怪都能解释得通了。
Todd 喝了点酒上楼踉跄:在 Indy 的时间里被“拉长”,变成一个陌生人危险逼近;Todd 头撞门出了点血:对“超级鼻子”来说,像恐怖的“满脸鲜血”;Todd 睡觉短暂停顿呼吸在 Indy 的主观镜头里,像“窒息了好几分钟”;Todd 抱着 Indy 想安抚:对一只高度警觉的狗来说,这种拥抱反而像“束缚挤压”;当 Todd 踉跄、用头撞门,这些行为与熟悉的“安全人类”不匹配,Indy 的大脑就把他识别为陌生/怪物;户外狗屋内部却看起来巨大,因为空间感被夸张;电视一直在放雪花点:狗不懂语言,人类对白=不可理解的噪声…… 同时电影里的一些事物也可以有了更合理的解释:
Todd手臂上渗血的纱布—实际只是创可贴放大了 阴森密林 → 其实只是后院草坪+灌木 全身被吉利服包裹的邻居——其实是陌生的体现 潮湿泥洞 → 发霉的地下室一角 漆黑树洞 → 院子里一个老鼠洞 “狐狸” → 很可能就是老鼠/兔子 Indy “看到”祖父和他的狗 → 更像是嗅到残留气味后,在脑内生成的场景 主人因病“异样”(咳血、踉跄、撞门) → 在高敏狗眼里=被某种东西“占据”,这就是“鬼”的化身
(狗狗的眼中创可贴被严重放大)
如果把滤镜摘掉,这很可能养狗人稀松平常的一夜:
Todd 身体抱恙但远未绝症,带 Indy 搬到乡下祖宅。白天在后院转转撒尿,遇见邻居摆捕鼠/兔陷阱。晚上 Todd 微醺回家,踉跄上楼,小狗躲床底一阵才敢出来。Todd起夜不熟路撞了门。第二天indy在仓库沙发上找到了祖父和之前狗狗的气味。主人还去了医院,indy无法理解医生对话以为主人病入膏肓。夜晚Indy 过度警觉,连被拥抱都更焦躁,失智咬人被主人“关禁闭”,它看到外面的兔子夺窗去追结果中了陷阱。Todd 怒气把它锁到屋外的狗屋。Indy又应激挣脱铁链,撞翻狗屋。担心主人死去想回屋却误入地下室。清晨 Vera 到,心疼地站在地下室口呼唤,Indy 回望黑暗,跟她一起离开。
这不是“怪物作祟”,而是爱与焦虑如何在一只高敏狗的感官里,被扩音到全世界都在咆哮。人类觉得“诡异”的画面与情节,是狗的时间与感知:时间被拉长、气味变成画面、安抚像束缚、熟人一旦越界就成“他者”。这样一个简单的夜晚却是对高敏的狗狗惊心动魄的经历。当我们从这种视角回看童年的黑暗记忆,那些不合逻辑、却强烈到失真的恐惧,其实都说得通了。
——这也是为什么,最后 Indy 在地窖口那一眼,既像与黑暗道别,也像每一个人在对“童年恐惧”说再见。 —— 后记: 看完之后对我的狗狗感情更深了,她的确是那么敏感又忠诚。感同身受之下对她的行为有了更多的理解。明白她什么有只芝麻大的胆、明白为什么一点声响就能把她吓得瑟瑟发抖、夜晚一点风吹草动就起来警觉的吠叫。 非常敏感我什么时候要出门,甚至知道我是否准备带她一起,如果不带她会焦虑得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来自时空的回信
下一篇:1-1.5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