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07 16:32:47
B+8.1 第一部蔡明亮,也是其处女作。 没想象得那么神和邪乎,算是守正出奇的作品。 叙事风格是散文化的,注重神韵和气氛,情节基本是一些小事的积累。 风格并不前卫也不算惊艳-因为缺乏叙事的铺垫,冲击力并不猛烈。反倒是视听上严密精准的匠师把持、质朴和沉重的质感、含蓄蕴藉的表现方式使得情感的泉涌显得更加浓郁。 平稳沉郁的主题曲一再迭奏,宛如南国的韵律。 水作为蔡明亮电影中的重要元素,含义显然和塔可夫斯基、阿彼察邦不同。这里的水不是自然的、神秘和圣洁的,而是生活性的、情欲的化身。时而积蓄时而满溢,倾泻、渗透,蠢蠢欲动又如潮奔涌、不可收拾。 本片在某种意义上具有触感性质,每寸场景都蕴涵着刺痛人心的生理力量,心理波澜和情感张力外化于场面调度。空间元素一方面是情欲的象征,另一方面又是压抑的实体化;一方面是欲望的喷涌,一方面则是挤压和束缚的对象。 布景方面,充满活力且富于生活气息的空间场景,放在今天也鲜活切近。固然,社会风貌有了些许变化,外在的玩具从电玩变成了手机银幕,内在的变化则是青年爱情和交往的欲望或许再也不那么激烈和浓郁了。 虽然和侯孝贤的电影相似处颇多,但无疑本片更具肉体性。描绘出一幅青年心理群像-处在迷茫压抑的困境,空虚又妄动,被青春的性感和情欲所裹挟,在快乐中痛苦着,走向犯罪、走向爱情。(和《燃烧》有异曲同工之妙。) 维度 ★(1-10) 个人感受(观看价值) 8.0 思想/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8.3 叙事水平(文学/文本价值) 8.0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视听效果) 8.2 选角/表演/场景 8.1 25.8.5-6 我的影评合集:Aleph-我的影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浪浪山,尝试分析几个细节和隐喻
下一篇:舆论的反噬
满屏找爸爸:《旁观者》里的代际隔阂与亲情迷思
与原著比较下的一些想法
难看
静默的诗篇:论《旁观者》的东方叙事美学与情感表达
《时间之主》:瑕不掩瑜的美感实验作
细节解读
《旁观者》:在时间的褶皱里,打捞被遗忘的父爱
《日掛中天》值得二刷三刷N刷的优质电影,辛芷蕾就该拿影后
在2025年人该如何去活着?
10号舱的女人|没有悬只有疑的拉胯悬疑
怎么每一集都有金句……
离开宿主的寄生虫能活多久
看《德里镇》联想到《怪奇物语》不是很正常吗?
李玉宇宙:似曾相识宴归来
极端痛苦的现代人:肉体、精神甚至潜意识
一些南京路演的碎碎念
恐怖与唯美的结合——破除压抑,重拾人生
MLB的“新跨界”:娱乐蓄势,棒球破圈
关于女孩
不要一杆打死一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