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影视动态 > 正文内容

《好孩子》:也许藏着今年的金马影帝

首发于 微信公众号【术烨集】

第22届香港亚洲电影节的第一个周末(2025年10月25日-26日),也是我本次影展行程的开始。

最让我感到不虚此行、也最为喜欢的,是一部我抱持着“开盲盒”心态随意挑选的新加坡华语电影——《好孩子》。

尽管它之前已官宣入围今年第62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与最佳造型设计,尤其男演员许瑞奇入围影帝,本应成为重点关注对象,但我在整理今年金马奖相关文章时,却似乎并未给予这部电影多少目光。

直到看完本片,我才意识到自己实在轻视了它。

《好孩子》讲述的是一位变装皇后的家庭故事。尽管一开始就带有某种“标签化”的预设,但影片始终在我脑海里没有一个可供参考或设想的模板,使我处于完全未知的观影状态之中。

故事背景设在新加坡。变装皇后家好与家人关系疏离,因母亲罹患失智症需要贴身照顾,他才久违地回了家。母亲记忆力不断衰退,反复提起家好童年的往事,令他耿耿于怀。一次,家好忘记卸妆被母亲撞见,为安抚她,只好谎称自己是母亲失散多年的女儿。没想到母亲信以为真,家好也因此展开一段疗愈原生家庭创伤的旅程。究竟家好能否如愿以偿?

王国燊是新加坡知名导演及编剧,以其独特的选题和细腻的叙事在新加坡影坛占据一席之地。

他擅长将喜剧元素与家庭议题相结合,尤其关注社会中的少数群体和边缘人物。他的电影常常在幽默的外壳下,包裹着温暖的人文关怀。

2020年,他执导的《男儿王》是新加坡首部以LGBT+和变装皇后为主题的商业喜剧片。该片获得了第57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和最佳造型设计的提名。通过这部电影,王国燊将新加坡本土的尾牙变装传统与戏剧故事相结合,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迈出了勇敢的一步。

新作《好孩子》再次触及变装皇后题材,灵感来源于新加坡变装皇后Sammi Zhen(阿真)的真实故事。影片探讨了家庭关系、身份认同与和解。王国燊在采访中提到,阿真在疫情期间面对生活困境仍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深深打动了他,促使他决定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

许瑞奇是新加坡近年来备受肯定的实力派演员,以其出色的角色塑造能力和情感投入的表演而闻名。

30岁的许瑞奇(左)在“红星大奖2023”夺得视帝荣衔,从郑秀文手中接过奖座。

2023年,他凭借在电视剧 《你的世界我们懂》 中饰演一位心智年龄仅7岁的特殊青年“郑天才”,成功夺得新加坡红星大奖最佳男主角奖,成为该奖继李铭顺之后25年来最年轻的视帝。为了这个角色,他观看了大量关于特殊人士的纪录片,并为角色设计了专属的小动作,使表演更为真实可信。

在电影《好孩子》中,许瑞奇挑战饰演变装皇后“李家好”。为了贴近角色,他需要从头学习变装皇后的肢体语言、说话方式,甚至穿着高跟鞋行走的姿态。金马奖执委会执行长闻天祥曾透露,评审们称赞他的表演"举手投足浑然天成,把角色的自尊与伤痕做出笑泪交织、层次分明的演出"。

许瑞奇认为,演员的工作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因为观众可能会通过角色去看待现实中类似的群体。他注重角色的生活感和真实性,希望通过真诚的表演触动观众。

观影前的忽视与观影后的赞许,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那么,这部险些与我失之交臂的《好孩子》,究竟凭借何种魅力迅速扭转了我的看法,并让我认定它绝非一部简单的变装题材电影呢?

核心在于,它成功地在“特殊”与“普遍”之间构建了一道共情的桥梁,而非加深隔阂的壁垒。影片虽未对Drag群体进行更深层的本质性探究,导演却将这一身份在现实生活中最直接的冲突,信手拈来般巧妙融入了家庭叙事之中。男主角许瑞奇的表演完全化入角色,褪尽了自身样貌,我愿押注他凭此片问鼎今年金马影帝。

本质上,《好孩子》是一部温情的家庭片,而Drag身份为它覆上一层别样的色彩。与《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相似,它代表了华语酷儿电影的一个新阶段——不似社会调查般宏观呈现群体困境,而是聚焦于群体中的真实个体,看其如何应对更广阔社会中的遭遇。影片通过极具普世共鸣的情节,成功促成了特殊群体之外广大观众的心灵共鸣。

当然,为推进剧情,片中难免出现一些过于戏剧化的桥段,结局的团圆与温情也可能削弱了部分现实的锐度。但这并未使电影失去其力量,反而增添了一抹人间的暖意。叙事上虽有此微瑕,却也无伤大雅。影片内核传递的仍是纯粹的善意与向前的希望。那句“政府不给(结婚),但妈妈给”和“我不是一个笑话”,以其千钧之力,足以令观众潸然泪下。

影片引发的思考与感动,在映后交流环节迎来了延续。导演王国燊与观众的互动,为这个故事增添了现实的注脚。

王国燊 Ong Kuo Sin(导演):

大家晚上好,我是王国燊。谢谢大家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来到这里观看这部电影。如果有看哭的朋友,不好意思,让你们辛苦了。

许瑞奇 Richie Koh(主演):

大家晚上好,我是许瑞奇。感谢大家!你们是第一批在香港看到这部电影的观众,谢谢你们。

主持人:

我先向导演和Richie提几个问题,随后会开放观众提问。影片最后提到,这个故事改编自新加坡一位真实的变装皇后阿真(Sammi)。能否请导演分享最初的创作想法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为何选择Richie来饰演这个角色?

王国燊:

Sammi是我的一位变装皇后朋友,他的母亲确实患有失智症。在新冠疫情期间,我记得他原本从事现场表演工作,当时很多工作都停止了。但在那段最艰难的时期,他都从未抱怨,唯一提到的是母亲患失智症后,邻居和亲戚朋友看她的目光变得不一样。然后,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或许正是像我这样的人,才适合照顾这样的妈妈。”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给了我一个很强的动力,让我下定决心要把他的故事写出来。之后花了两年多时间筹备。

后来我在一部新加坡电视剧(《你的世界我们懂》,2022)中看到Richie饰演一个自闭症儿童的角色,他让我看到了,一个演员可以把自己个人的形象融化掉,用来塑造角色,打破个人形象的局限。我当即认定,这就是我要找的演员,于是联系了他。

主持人:

Richie能否分享第一次与导演见面、谈及这个角色时的感受?

许瑞奇:

导演当时并没有直接说确定要我演,只是先聊聊案子,问我是否有兴趣。我说可以尝试,但需要时间,而且当时还没读到剧本。我坦言可能缺乏信心,如果真的开拍,需要很多帮助和支持。因为说真的,这个角色让我太累了——无论是肢体、思维、心理状态,还是一举一动,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调整。

主持人:

最终你的表演赢得了广泛赞誉。能否谈谈你为进入角色做了哪些训练和准备?

许瑞奇:

首先是导演介绍我认识阿真,我需要与他交流,了解他的人生故事。我发现他非常善良,也十分勇敢,愿意分享自己的经历。他邀请我去看他的表演,了解后台准备和化妆过程。当天我跟着他跑了两三场表演,他还很荣幸地说:“你可以用手机录下我的表演,自己保存。如果你在排练或拍戏时需要参考,可以回看视频。”后来在拍另一部戏时,我开始观察更多LGBTQ+群体的朋友,并邀请了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导师吴少杰(音译)来新加坡,为我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帮助我深入了解这个群体的故事。征得导演同意后,我们开始了这一周的“磨炼”。

主持人:

整个准备过程大概多久?

许瑞奇:

我从开始关注这个群体到开拍大约用了一年半。真正全身心投入角色是在开拍前两三个月。期间导演也持续分享剧本的调整,所以开拍前我们已经对剧本很熟悉了。整体准备大约两年左右。

主持人:

那现在让我们看看现场有没有观众想要提问,欢迎大家踊跃分享自己的想法!

观众1:

首先谢谢导演和主演为我们带来这么一部动人的电影。题材我非常喜欢,起初我以为它主要聚焦在变装皇后这个相对小众的群体,但后来发现电影中还探讨了许多家庭、个人情绪等层面的关系,非常贴合我的观影口味,真的很感谢。我的问题主要是关于电影中的“直播”元素——包括直播画面、弹幕互动,以及后面“Dmammy”账号的设计。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巧妙,因为最近不少电影都想融入直播这类热点,但有时会显得生硬,而这部电影处理得恰到好处。想请教导演,是如何想到设置这几段直播镜头,包括弹幕互动和“Dmammy”账号的?谢谢导演!

王国燊:

谢谢你的提问,也谢谢你的肯定。在我看来,如今的社会中,我们与社交媒体已密不可分。在设计这三段社交媒体相关的戏份时,我们希望它们能呈现出角色心境的转变。

第一段直播中,阿好倾诉的是对母亲失智症的不解与挣扎,而他从网络上得到许多陌生人的鼓励——这反映了互联网中仍然存在的善意。第二段是在他非常疲惫的时刻,同样从网络,尤其是观众和他的社群朋友那里获得支持。

但到了第三段,我们想呈现的是,网络并非总是友善的,它也隐藏着一些恶意与不必要的言论。整部电影最后希望传递的是:如果你可以选择,请选择善良。因为一句看似不经意的恶语,可能对他人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我们正是希望通过这三个段落,层层展开这样的思考。谢谢!

观众2:

谢谢Richie,电影非常好看,我确实看哭了。不过不用介意,是被深深打动了,真的非常感谢。

我有一个小问题,是关于片中的变装表演。电影里阿真的表演中有stand-up comedy(单口喜剧)的环节,一直在自嘲、开玩笑,这些设计是根据他本人的真实表演风格而来,还是团队创作的呢?那些喜剧内容是他本人提供的,还是你们交流之后共同构思的?谢谢。

王国燊:

谢谢你的问题。阿真本人的表演中确实包含单口喜剧这种形式,此外还有对嘴演唱、下台和观众互动、喝酒交流等环节,这些Richie也都去现场观察过。片中喝酒互动的部分,确实是他亲自表演的(笑)。

至于喜剧内容的设计,这个故事中融入单口喜剧元素,是因为阿真本人就经常拿自己的身份与状态开玩笑——她习惯将自身族群的经历转化为笑话,用幽默来强化自己。不过,在影片最后一段表演中,那句“希望以后不用再笑自己”,其实是我作为朋友对她的期许:希望他未来不必再以自嘲作为保护色。这是我在创作中寄寓的一份心意。

观众3:

谢谢你们带来如此动人的电影。我想聊聊另一个重要议题——失智症的部分。洪慧芳老师的表演非常打动我,而母子关系又是这部电影的主线。想请教导演和Richie,你们是如何与慧芳老师沟通、准备,共同建构出这段母子关系的?另外,关于失智症的表演,你们又是如何共同协作的?

王国燊:

我先从导演的角度来谈谈和慧芳姐的合作。她是一位非常敬业的演员。拿到剧本后,她就主动上网搜集资料,深入研究失智症的表现。我们共同的理解是,失智症患者在表面上与常人并无不同,差别在于他们可能活在过去的某个时间点——比如说话、反应都停留在20岁的某刻,而非当下。因此,慧芳姐并没有刻意去“演”一个病人,而是细腻呈现那种记忆与现实的错位。她的表演非常自然,至于和Richie的互动……就让Richie来说说吧(笑)。

许瑞奇:

慧芳姐在新加坡是非常资深的演员,可以说,她几乎在电视台演过所有人的妈妈——虽然之前还没演过我妈妈(笑)。我们在戏外也常有聚会,彼此很熟悉。看到她,你就会觉得她天生有一张妈妈的脸。和她一起演戏其实很自然,很多瞬间都像是Magic moment(魔法时刻)。我们许多互动镜头只试一两次,导演就会开始拍——因为我们想保留最初、最真实的情绪。那些第一、二次的表演往往最珍贵。希望有回答到你的问题。

观众4:

谢谢导演,谢谢Richie。想请教关于表演的问题——今年Richie同时入围了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我在看这部电影时也特别留意了你表演的细节。我觉得非常厉害的是,你在肢体语言中把角色的喜怒哀乐呈现得既细腻又统一,这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刚才你提到更多是通过观察阿真的表演去接近角色,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进一步揣摩他生活与表演中的细节?又有哪些部分是你自己融入和理解后加入表演的?

许瑞奇:

其实我和阿真确实有过很多交流,去了解她的生活方式,但在情感细节上,我们反而很少直接问她“你当时是怎样的感受”——一方面也很难找到她,毕竟她是夜晚才活跃的人(笑)。因此更多时候,我们是从人性的逻辑出发,去理解角色的情感脉络。每个人的情感历程或许不同,但只要表演能让观众产生共鸣,演员自己也感到舒服,导演也觉得合适,那就成立了。

我一直相信,你必须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所以如果某个情绪我自己还没能感受到,就会一直追问、一直琢磨,而表演中的细节正是从这些追问中生长出来的。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情绪的逻辑上,寻找最合理的表达方式。

王国燊:

说得简单些,就是“由内而外”。只要你真正理解角色的动机,就可以“用意不用力”。那时任何肢体语言都会自然成立。

主持人:

那导演会不会特别要求Richie去模仿阿真,或是反过来提醒他不要只是模仿?

王国燊:

应该说,模仿只是第一步。但如果走到第五、第六步还停留在模仿,那就成问题了。所以起步时需要模仿,但之后必须抛开形式,去理解他为什么这样走路、为什么这样说话、为什么反应那么快——这些其实都是他多年来形成的心理防卫。当别人攻击他时,他必须多快反击?多强烈?理解了这些人物背景,表演才能真正立体。

许瑞奇:

要把这些变成潜意识的反应。

王国燊:

Muscle memory.(变成肌肉记忆。)

许瑞奇:

Yes, muscle memory. (是的,肌肉记忆。)

观众5(一位变装皇后观众):

Hello, 导演! Hello, Richie! First of all, I want to say: I'm fun, but I'm not a joke.(首先,我想说:我很有趣,但我不是个笑话。)(注:这是电影里的一句台词)

首先我想说,导演你很“讨厌”——我很尊重这部电影,但我化了两个多小时的妆,结果被你搞哭了三次!(导演:不好意思!)真的让我很不爽。(全场被逗笑)

不过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第一个问题是,你们与阿真有过深入交流,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面向。你们有没有和阿真聊过——他是否后悔成为“阿真”?我不清楚他原本的身份,但“阿真”是一个形象,他是否后悔成为这样的自己?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变装”这个词。因为我感觉你们这个电影很重要的主题就是“变装”,但我觉得“变装”这个中文翻译其实很糟糕。这个词原本是“DRAG”,而对我而言,Drag是一种态度,不只是一种表演形式。表演只是表达这种价值观的方式之一。

但电影里似乎少了点Drag精神中“be yourself,be confidence”(“做自己”“保持自信”)这样的内核。

另外,让我哭得最厉害的一个情节是——阿好最终真正成为了失智妈妈的“女儿”。我不知道这是否现实中的事实,希望它不是戏剧效果,而是真的。这就是我想问的。

王国燊:

谢谢你,真的非常感谢你如此投入地观看这部电影。有些问题我可以代表阿真回答,有些可能无法完全代答。

首先,这部电影是在阿真同意之下拍摄的,他也接受了我们在戏剧上所做的一些调整,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和比重。阿真是这部电影的第一个观众,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他落泪——这让我很不安。我当时问他:“这部电影,你OK吗?”如果那时阿真说“不OK”,我可能就不会让这部电影上映了,因为我必须尊重他。

至于阿真是否想成为现在的自己,这个问题应该由他亲自回答。但我所知道的是,他现在的样子非常棒,他真的是一个“好孩子”。

他的母亲目前住在疗养院,在我们电影首映那天,阿真带着妈妈一起来。因为他很久没有以女装打扮出现在妈妈面前——那天他是以Drag造型来的。他坐在妈妈身边,用妈妈熟悉的声音说话,但妈妈完全没有认出他是阿真。我问阿真:“她怎么认不出你?”他说:“也许她半年没看到我化妆成这个样子,所以不认得我了。”有趣的是,妈妈反而看着我,以为我是阿真。于是我只好坐在那边陪她说话,阿真在一旁开口,妈妈却一直望着我……那十几分钟非常温馨。这也是我觉得这部电影所带来的某种力量。

当然,Drag确实是一种态度,我们十分尊重这种精神。谢谢你提醒,电影中或许没有完全呈现Drag的极致面向,但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片子传递的是:我们与所有这样的朋友们站在一起。We see you, and I hope you see that we see you.(我们看见你,也希望你知道,我们真的看见你。)

主持人:

今天的交流时间差不多到了。在结束之前,我们想邀请导演和Richie与大家一起拍一张大合影!

归根结底,《好孩子》以及它所代表的创作趋势,其真正的价值在于搭建“共情的桥梁”。在观点日益分化的时代,它向我们展示了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所应秉持的善意与智慧:不是去撕裂,而是去弥合;不是去说教,而是去理解。它让我们看到,在“特殊”的标签之下,是每个人都能够感同身受的、关于爱与认同的普遍渴望。这或许,正是华语电影走向更成熟、更包容的未来,所不可或缺的一种力量。

无论最终金马奖杯是否落入许瑞奇手中,《好孩子》的启示都已远超奖项本身。如果金马影帝的桂冠此次能首度眷顾新加坡演员,那将不仅是属于许瑞奇个人的荣光,更是对这股温柔而坚定的创作潮流,一次最有力的加冕。

---完---

文案、编辑、排版:术烨

图片:术烨、网络

审核:术烨、文森特

特别感谢:TAIWAN CINEMA BRAVO

欢迎关注小红书:@术烨电影

欢迎关注豆瓣:@术烨、@文森特辑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术烨集

多谢你看到最后~

温馨提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上一篇:苏暮雨 | 彼岸有光

下一篇:特效:把怪兽做丑

剧幕迷踪 剧光映画 中国编剧网 6V电影网 猫眼专业版 剧本之家 剧情吧 新剧观察 制片人内参 烹小鲜 阳光电影 剧情百科 新剧观察 剧本之家 电影蜜蜂 谷阿莫 剧本库 剧情库 影视剧本交易网 艺恩数据 电影蜜蜂 毒舌电影 微视影视 快手电影 影视帝国论坛 BT天堂 6V电影网 影视怪蜀黍 镜像娱乐 灯塔专业版 影视帝国论坛 快手电影 A4K影视论坛 电影天堂 编剧帮 网视互联 电影天堂 猫眼电影 电影港论坛 壹剧本 迅雷电影 蓝兔影评 电影FM 电影天堂 快手电影 Sir电影 A4K影视论坛 快手电影 影视飓风 狮子影评 剧情之家 剧本联盟 神工剧情 猫眼电影 巴塞电影 心跳剧情 龙门剧情 豆瓣榜单 娱乐资本论 豆瓣电影 电影天堂 解梦剧情 通城剧情 剧本库 1905电影网 剧情狗 再起剧情 6V电影网 小城剧情 剧情之家 导演帮 猫眼电影 剧情狗 追踪剧情 山麓剧情 高清MP4论坛 剑神影视 冰心剧情 B站影视区 电影天堂 娱乐资本论 虹膜 今日影评 猫眼电影 成名剧情 烹小鲜 豪侠影视 指影 影视工业网 通城剧情 影视大全剧情 中国影视评论网 战歌剧情 武林剧情 大师剧情 飘花电影网 破梦剧情 镜像娱乐 豆瓣电影 解梦剧情 风云剧情 电影最TOP 剧本联盟 水月影评 异童剧情 青春剧情 Sir电影 6V电影网 旋律剧情 艺生剧情 西洲剧情 光影剧情 制片人内参 院线剧情 情缘剧情 七星剧情 IMDb中国 乾坤剧情 电影港论坛 星途剧情 豆瓣电影 飘花电影网 电影蜜蜂 武林剧情 悲鸣剧情 成名剧情 时光网(Mtime) 情缘剧情 豆瓣电影 重铸剧情 星语剧情 恋爱剧情 狮子影评 星客剧情 战舞影视 生财剧情 香客剧情 破空剧情 小兵剧情 IMDb中国 影视剧本交易网 剧情解析网 华语剧本网 剧情百科 深焦DeepFocus 悲鸣剧情 光影剧情 乾坤剧情 剧情库 龙门剧情 光影剧情 壹剧本 迷雾剧情 追踪剧情 神工剧情 解梦剧情 镜像娱乐 医场剧情 破空剧情 网视互联 水月影评 云涌剧情 旅行剧情 Sir电影 旅行剧情 剧情吧 七星剧情 电影界 今日影评 电影首发站 院线剧情 天山剧情 黄历剧情 残影影视 影视怪蜀黍 剧集之家 影视剧本交易网 秘藏剧情 解梦剧情 MP4吧 雷心剧情 剧情迷